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本公司為專業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與碳足跡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我們擁有在電子電器、家用電器類產品、電池類產品與機械設備類產品等認證經驗,亦熟悉各國法規要求及驗證標誌申請作業流程,與各國官方驗證單位直接配合,幫您快速取得各種驗證標誌。
碳足跡是什麼?
產品的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稱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需要有一套一致性的方法來引導與規範計算的過程。自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公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規範—PAS 2050後,國際間目前已發展與發展中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規範。
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過去幾年間,這個問題變得愈發重要。“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統計了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從資源開採、前體製造、成品製造,到成品離開公司大門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產品碳足跡使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得透明。
同時,博翔科技們採用環境、經濟和社會標準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
英國碳足跡計算準則—BSI PAS 2050
BSI PAS 2050「產品與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評估規範」為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集合碳信託(Carbon Trust)與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fra)之力發展而成,2008年版於2008年10月29日正式公布,為第一份針對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之規範,亦成為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碳足跡準則之參考文件,同時也是目前我國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最多也最常被採用的標準。目前已修訂為2011年版。
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 14067系列
ISO 14067標準由國際標準組織負責制定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列標準的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 207)下第7子委員會(SC 7)負責制定。ISO 14067的發展目的是為提供產品溫室氣體於量化與溝通方面之要求事項。
ISO產品碳足跡標準歷經多次的委員會議討論,終於定案,於2013年5月21日以 “技術規範” 方式正式公布為 ISO/TS 14067:2013。而近年在2018年8月20日又發佈了ISO 14067:2018國際標準正式取代了技術規範 ISO/TS 4067:2013。
Note: ISO/TS被歸類為ISO的技術性文件,即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術規範)的縮寫,其與「Specification(國際標準)」在本質上仍有一些差異。
碳足跡盤查認證流程:
博翔科技獲得許多機構認證標章,專業度值得信賴
而博翔科技輔導產品眾多,CNC、包裝機、塑膠機械、壓出機、滾輪機以及PCR檢測儀器,皆可以透過博翔科技的輔導,取得相關認證。
我們的六大服務
全球權威認證機構
可協助取得全球相關認證標章,讓您的產品可以出口全球各地取得當地銷售資格
擬定認證方案與組合
爭取一次測試,取得多個或多國認證;把握認證過程環節,及時反饋進度,縮短認證週期,提高效率
CB轉證服務
協助獲得處理電氣電子產品和元件的安全、電磁相容性和能效的相關認證,並可以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器產品合格測試
防爆認證專區
針對使用在礦區或潛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子設備及非電氣設備,舉例:石化業、加油站、印刷廠、塗料廠及麵粉加工業等存有易燃易爆類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場所,我們提供產品認證需求。 有此類需求請撥打分機104
協助準備各式技術文件
總裝圖、爆炸圖、電路原理圖、材料清單、標籤、說明書等;協助客戶準備測試樣品,提供預檢、預測試服務
檢測領域廣
涉及電子電器,無線通訊,醫療設備,汽車類檢測,能最大程度滿足到客戶需求
成為博翔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只是博翔科技永續的客戶,更是擁有博翔科技專業的國內外證書團隊服務。
不論是在海內外入關問題方面、買家對認證問題釋義方面以及相關各國法令的專業知識,博翔科技服務眾多不同產品類型客戶
皆能一一替您解答。博翔科技不只是為客戶解決認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客戶在取得認證之後更多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多元服務。
立即與我們聯絡:
網址:https://protect-safe.com
電話:04-23598008#106(國際轉證)
住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771號7樓
加入LINE立即諮詢
GREEN715ER15E |
原創 燕子/文 時光知味sun 還記得我倆初識不久,去過的那家小木屋嗎?帶客戶沿海濱木棧道漫步至太平角附近,我倆同時發現了它。 打動我們的是“一杯滄海”四個字,名字太詩意。 不由想起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詩句。 那是一家咖啡店。又看到門口灰色大理石上雕刻的那首相對應的詩: 每個人都是一只杯子 但杯子的大小不同 有的杯子裝得下一片汪洋 有的杯子卻裝不下自己的欣賞 每個人都是一只杯子 但里面盛的東西不一樣 有的杯子里盛的是大塊文章 有的杯子里盛的卻是小肚雞腸 倒空你的杯子 讓人生作別樣想 這座現代化旅游城市,不乏風格迥異的咖啡館。憑直覺,我倆同時認定這一定是家非同一般的咖啡店。就像憑直覺我與你的相遇。 帶客戶在室外陽傘下落座。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大海,沙灘,藍天,陽光,沙發,在一杯滄海集齊。 人均消費七十二大元的咖啡價格確實不菲。當咖啡端上桌,搭配獨特的盛器、別致的楓葉、可口的點心、巧克力,更因了這獨一無二的海景,一切物有所值。 從此,這里成了我們接待客戶還有偶爾私人小聚的最佳選擇。 我們是同事,去公司應聘你是我的面試官。面試現場一見如故。那感覺像什么?對!久別重逢。 你成了我的上司,在工作上對我照顧有加。我也事無巨細,盡善盡美的幫你。感情的遞增盡在不經意間。 你大我十五歲,有兒有女,還有一個美麗的妻。我待字閨中,除了工作,我們不可能有其他,也不想有其他。 是情不自禁,一切來的猝不及防。我們會同時說出一樣的話;同時想到類似的工作方案;聽到一首歌曲,會異口同聲驚呼:“好聽!”。喜歡同類的杯碟、書籍;均擅長詩詞歌賦;甚至都喜歡養小型狗狗…… 這樣的默契讓我們訝異和無語。感慨上天的神奇,可以讓如此相像的我們相遇。 發乎于情,只能止乎于禮。有些原則和底線不可以碰觸。偶爾一杯滄海里的小聚已是最大奢侈。 我們聊的話題寬泛。你也會跟我講起你一雙可愛的兒女。錢夾里是你們一家四口的親密合影。 相識一年有余,我無意識的拒絕一切相親和約會。我在等什么?又有什么值得我等待? 無數個失眠的夜里,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直想到心如刀割,淚流滿面。 歲末,年終聚會上,我向你提交了辭呈,選擇離開。 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吧。盡管心痛到窒息,盡管有萬般無奈和不舍。 依然留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濱城市。于是我去了遙遠的三亞。 時光荏苒,幾年轉瞬而逝。我亦成為別人的妻。 陽光明媚的午后,坐在海邊白色沙灘椅上,手愛撫著微微隆起的小腹,感受新生命的神奇。靜靜地,任時光灑落在浩瀚飄渺的海面。 回顧我與你的過往,百般滋味兒涌上心頭。錯誤的時間遇到正確的人,唯有一聲嘆息。 你好嗎?一杯滄海還在。而我,已在天涯海角…… +10我喜歡
開始,結束,走走停停,那里才是一份心意的安屬,人海茫茫,難以遇見最美好的你,微微一笑,而你的動容染上了我刻意修飾的語言,裝滿了我存在于你的世界,即使離開,也寄回來了你的回憶,慢慢的清晰和我一樣的重疊,也許時間剛好,也許時間太長,已記不清到底做過幾次這樣的夢,總期盼有你的地方,也會有溫暖的輕浮。 有光的地方,就會有人取暖,即使那一刻悲傷忍久,奈何時間匆匆,而我未來的及告訴自己,想要的溫暖就在眼前,消失的那一瞬間,才想要緊緊地抓住,卻布滿了荊刺。繡滿桃園問君臨,何處青裝翠山墨。再遲到的夢,依然留有遺憾的余香。 梅招紛寒畫孤晨,劍雨繞燈放輕涼。誰添秋意無聲起,風遠南山戲空人。 +10我喜歡
歷史是由大眾創造和推動的,但歷史并沒有記住路人甲和路人乙,只是記住了站立潮頭的人。 為了避免淪為歷史中的路人,作家用筆證明自己的存在,政治家用權勢和地位證明自己的存在,科學家用發明和創造證明自己的存在,教師用成功育人證明自己的存在,農人用收成證明自己的存在......。每一個人都想對這個世界說:我不是多余者,我曾經來過這個世界。 然而歷史的容量是有限的,歷史的記憶也是無情的,在永不停歇的歲月長河里,曾經轟轟烈烈一時的人與事,大都淹沒于灰塵之中,甚至不留一絲痕跡。 站在中國看世界,我們覺得自己有機會成為歷史中的一頁;可是一旦我們立于星空,再回首地球,就會發現,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逐漸淹沒于星星點點浩瀚不知其大的宇宙中,而生活于之上的人類,真的是微塵弗如。 這也許就是我們永遠無法破解的痛苦,我們原以為立于潮頭便可不朽,回望星空,我們才發現,自己去努力證明的,原來是如此地渺小不堪。 于是我們只有自我麻痹,精心營造一種所謂有意義的價值體系,用以安慰和充實我們寂寥的生命。這種價值體系既是我們精神的枷鎖也是我們精神的寄托,它讓我們在荒蕪的生命里有了一片綠洲,試圖打破苑囿的人,亦如邁出綠洲的人,在四面黃沙的天地,對于普通大眾來說,等同自殺。在人類短暫的歷史上,也有人突破生命的禁錮,獲得了自我的解放,他們是老子、孔子、耶穌、默罕默德和釋迦摩尼等為數不多的大智者。 作為一個凡人,我們只有內心接納這種生而有之的價值體系,精神才會有了依靠,內心才不會惶恐,生活才會獲得幸福感。如果我們排斥,則會生活地很痛苦,因為在禁錮和自由之間,有一段漫長的探索之路,在這期間,我們的精神無依無靠,茫然的空白,無邊的黑暗,包裹在我們的周圍,讓我們感到彷徨、迷惘、孤獨、沮喪、痛苦。環顧四周,我們的生活中不缺開心于即有幸福的人,也不缺向生活發問的人,甚至也不缺走出城堡又折回的人,缺的是義無反顧,不得真經不停歇的人。釋迦摩尼離群索居,經過近十年的冥思苦想才參透了人生,獲得了內心的解放。莊子、王充、王陽明也是日思夜想,苦苦追尋,最終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對于蕓蕓眾生來說,雖然在理論上講也具有象他們一樣的機會,但前提是我們必須獲得那樣的思考。然而,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機會獲得那樣的大腦,或者說生成大腦和思索的條件。 這些廖廖智者,為我們構建起精神的大廈,讓我們的思想和靈魂可以在此遮風避雨,免受許多無知的煎熬。而哪些執意走出城堡,追尋自由和解放的人,就必須忍受黑暗的痛苦,接受無終的結果。也許他們不一定見到自由的霞光,但他們趟過的路,必將成為后來者的坦途。 文章創作者:李偉偉 +10我喜歡
台中企業碳足跡盤查台南ISO 14067碳足跡查證高雄企業碳足跡輔導台中碳足跡環境資訊認證費用
台中碳標籤管理 新竹綠色能源管理 推薦碳足跡認證的檢驗公司桃園ISO 14064碳足跡認證 台北減碳標章管理 符合半導體設備安全要求的碳足跡檢驗公司台中碳足跡輔導 桃園碳足跡環境資訊管理 推薦碳足跡輔導取得的檢驗公司